法家
来自雅乐词典
跳到导航跳到搜索
法家(提倡以法治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),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治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,以富国强兵为己任。法家不是纯粹的理论家,而是积极入世的行动派,它的思想也是着眼于法律的实际效用。法家思想包括伦理思想、社会发展思想、政治思想以及法治思想等诸多方面。
法家是战国时期平民的政治代言人,在政治上可谓是“独步天下”。强调“不别亲疏,不殊贵贱,一断于法”。法家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、文化、道德方面的约束还是很强的,对现代法制的影响也很深远。
法家发展
法家成熟很晚,但成型很早,最早可追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,成熟在战国时期。
战国初期,李悝、商鞅、申不害、 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。慎到主张在政 治与治国方术之中,“势”,即权力与 威势最为重要。申不害强调“术”,政 治权术。商鞅强调“法”,法律与规章 制度。
至战国末期,韩非综合商鞅的 “法”、慎到的“势”和申不害的 “术”,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。韩 非认为“不可一无,皆帝王之具也”。 明君如天,执法公正,这是“法”;君王驾驭人时,神出鬼没,令人无法捉摸,这是“术”;君王拥有威严,令出 如山,这是“势”。
法家思想
法家是中国历史上研究国家治理方式的学派,提出了“富国强兵、以法治国”的思想。
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。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。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,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,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。
当代中国法律的诞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响,法家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、文化、道德方面的约束还是很强的,对现代法制的影响也很深远。
代表人物
- 管子,第一个提出以法治国的人,代表作《管子》
- 商鞅,推行商鞅变法,著有《商君书》
- 慎到,法家代表人物之一,著有《慎子》
- 申不害,使韩国国治兵强,著有《申子》
- 韩非子,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,著有《韩非子》
国学启蒙 | |
---|---|
启蒙篇 | 三字经,百家姓,千字文 |
训诫篇 | 弟子规,论语,朱子家训 |
诗歌篇 | 唐诗三百首,宋词三百首 |
典故篇 | 幼学琼林,增广贤文 |
诸子百家 | |
诸子 | 孔子,老子,墨子,庄子,孟子,管子,荀子,鬼谷子,列子,商子,申子,韩非子,慎子,吴子,邓子,淮南子 |
百家 | 儒家,道家,墨家,法家,兵家,名家,农家,杂家,纵横家,阴阳家,小说家 |
四书五经 | |
四书 | 《大学》,《中庸》,《论语》,《孟子》 |
五经 | 《诗经》,《尚书》,《礼记》,《周易》,《春秋》 |
名著 | |
文学名著 | 《红楼梦》,《西游记》,《水浒传》,《三国演义》,《聊斋志异》,《喻世明言》,《警世通言》,《初刻拍案惊奇》,《二刻拍案惊奇》,《醒世恒言》 |
二十四史 | 史记,汉书,后汉书,三国志,晋书,宋书,梁书,南齐书,北齐书,陈书,魏书,周书,隋书,南史,北史,旧唐书,旧五代史,新唐书,新五代史,宋史,辽史,金史,元史,明史 |